累石为阵,聚米成山
《美术文献》二十周年赞
彭德
《美术文献》是当代艺术家的阵地,前卫批评家的平台,先锋策展人的营垒。二十年来,数百位有资历或有潜力的艺术家在刊物上亮相,数十位批评家、策展人或艺术家主持过刊物的编辑。《美术文献》一直以不偏激也不平庸的姿态,采用 “述而不作”的治史方法,推介正在被美术界关注的艺术现象,侧重于同文化现实直接挂钩的前卫艺术,为中国当代艺术立传。主持人的个人观点,通常隐藏在他的视野和他的选择背后,从而体现历史文献的中性品格。
每一个有灵魂的刊物,都会有超越同类出版物的目标和特征。《美术文献》的特征,首先在于它的体例。《美术文献》创立了一套沿用至今的体例。它包括学术序言、批评家推介词、集评、作者近照、自述、访谈、简历、图像背景、作品彩图以及随文走的附图。其中,“推介词”和“集评”两种新文体,已被众多批评家、策展人和编辑家采用。这套综合体例使《美术文献》成为可视、可读、可鉴、可藏的名人录。作为学术刊物,《美术文献》推崇平实的文章,摒弃20世纪6、70年代在中国泛滥成灾的虚假空洞的文风,背离流行于8、90年代的西方艺术评介的翻译模式。这两类风尚,使20世纪中晚期的中国艺术刊物,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沦为没有读者的印刷垃圾。
中国的美术刊物数以百计,大都摆动在学术与新闻之间。刊物与刊物之间的区别,往往只是刊名和编委的姓名不同而已。《美术文献》为了改变这种趋同作风,每期都只做专题。做专题有利于塑造学术厚度并产生打烙印的阅读效果,有利于大范围地把握已经成形的某一艺术势态,有利于借鉴和收藏,有利于学者的深入研究。
《美术文献》创刊之际,中国当代艺术已经打破了常规美术的内涵。当初取名《美术文献》而不是《艺术文献》,在于“艺术”这个中国术语的涵盖面太大,同西语中的艺术一词也不尽相同,容易产生歧义,因而不如沿袭“美术”这个常规术语,既显示它的专业起点,又能强调打破常规的表现。正是美术界种种打破常规的表现,使得《美术文献》关注的对象,有望成为跨世纪中国美术的断代标志。
美术的进程没有止境,美术进程的见证是同样没有止境的各种出色的美术文献。在中国美术界,出色的报刊由于总是被挑剔、被非议而常常短命。作为《美术文献》的创始人之一和而今的友情参与者,我既希望它出色,又希望它长寿。
据《美术文献》十周年纪念特刊文章改写
《美术文献》第1期主题词(彭德手稿,1994年)
《美术文献》第1期版式(彭德手稿,1994年)
《美术文献》第1期内页(魏光庆作品)
《美术文献》第1、2期总修改意见(刘明手稿,1994年)
《美术文献》第1期审稿意见(彭德手稿,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