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雷子人个展”研讨会
时间:2021.7.3 14:00
Location:Fine Arts Literature Art Center
艺术家:雷子人
Academic Host:Ji Shaofeng
“红线:雷子人个展”研讨会于2021年7月3日在美术文献艺术中心举办,本次研讨会对雷子人艺术创作的“底与图”展开了分析、讨论。研讨会由湖北美术馆馆长Ji Shaofeng担任学术主持,参加研讨会的有:江西省美术馆馆长、江西画院院长、艺术家Lei Ziren;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总监刘明;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批评家孙振华;湖北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原湖北美术学院院长、艺术家徐勇民;江汉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汤湖美术馆馆长、艺术家王心耀;原武汉美术馆馆长、艺术家樊枫;武汉美术馆馆长、艺术家陈勇劲;湖北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艺术家魏光庆;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艺术家张杰;艺术家朱雅梅;钻石艺术博物馆馆长肖璨;武汉理工大学副教授、艺术家丁山;湖北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家周颢;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艺术家钱忠平;湖北大学副教授、艺术家Zhang Li;艺术家杨鹏;复旦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钱又嘉等。
在雷子人看来绘画中的图像并不需要紧扣现实,也不应该只是对当下的忠实摹写,而可以是由历史性经验的积累和借鉴所产生的视觉反馈。底层生活的经历与他身上知识分子的理想相互交织,影响着他关注艺术与传统的角度,绘画“古意”与当下“世俗”在雷子人的作品中不期而遇。生命意识反映着雷子人与自我、他人、社会及历史的关系,其作品从未出现一种非必要的“情绪耗散”,反而是一种适度而又有节制可控的“迹象”。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摘录
冀少峰:雷子人的视觉图像世界不仅提供了一种观看的视角,更有着一种唤醒的作用。他以底层叙事的文化视角,以非现实的理想化的艺术虚境营构了一个激变的社会发展现实中的生活实境,扑面而来的是一种传统与当代的矛盾,历史、现在与未来的交织、混杂、混搭。传统的图式修辞,传达出的是一种难以遏制的当代的情理与韵致,弥漫其间的是一种游戏人生的心理。在看似轻松随性随意的表述中,表露出的却是雷子人对激变的社会发展现实所带来的生存的焦虑、生存的困惑的清醒思考和洞察性表达。
樊枫:江西南昌是个出人才的地方,而且一出就是巨匠,比方说创作水墨的八大山人、傅抱石……我们常说历史的纵向横向,一个年龄段的艺术家断代一条横线上,在这个纬度上有多少人?多少流派?谁最有影响力,最有特点?从这个角度看雷子人,他的确是最出色的这一批。雷子人的作品在他这一代人的横线上,是很具有时代性和代表性的。就像任何工业产品,它必须要代表这个时代最新的技术,体现这个时代和过去的区别。艺术也一定要有两个元素,要么是有时代特征的艺术形式,要么在艺术主题上体现时代的特征。所以我看到雷子人的画在思考的是,我们这代人能完成什么?能给这个时代留下什么?这个是真正需要持续去进步的东西。
王心耀:雷子人对于当代水墨的理解具有独立个性和他的表达方式。他既懂传统,又更具有当代的思维,他的作品看上去很中国,在视觉的角度看又非常有力。从画面的整体组合到对每一个点的局部观察,雷子人是在以整体的思维来经营画面。他的画里有各种各样的元素,有现实也有他的创造,梦幻和现实掺杂在一起,又表达出人性自然的状态,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雷子人不单是我们这个年龄层欣赏的艺术,他的作品在年轻人里也很受欢迎。他的思维方式是站在了文化的角度来看待当下的问题,我觉得这也可能是我们未来中国水墨的一个发展方向。
徐勇民:雷子人对于每个痕迹的处理,绝不轻易的让它仅仅成为痕迹本身,他的画里每一个痕迹都很耐看,有些无意识的痕迹他也能转化到有意识的框架之内,同时又能进行一种整体的处理。比如他在表现武汉的那一幅画中随手点的一个形象,非常小,但画得非常可爱,就像梵高画里面的人物,他有些东西是靠功力直接带出来,有些是靠艺术的感受力把它表现出来。雷子人所运用的就是我们学院所熟悉的专业训练,大家所熟知的技法,同时引入和借用了其他的媒介、材料,使在纸质上的水墨有了更多的丰富呈现。在他的画里你能够找到自己熟悉的和不太熟悉的一些表现手法,他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特别有意思。雷子人经过严格的学院训练,所以对教学、艺术的发展,还有艺术的训练也有他自己的看法。我上次来看过展览以后就和学校在读的研究生说一定要来看这个展览,我想无论从当代艺术的角度,还是从我们的学生学习中国画,理解中国画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展览是非常有价值的。
孙振华:在中国新水墨整个的发展过程中,雷子人是特别值得研究的一个个案。雷子人的画里把净土、尘埃、神圣的、人世的、赤裸的欲望,等等嫁接在了一起。刚才心耀提到的浪漫主义我觉得很好,浪漫主义用来形容雷子人非常的恰当,当年郭沫若是这么形容浪漫主义的“人鬼同台,畅想未来。”你看雷子人画里的人人鬼鬼,很多是想象性的虚拟的东西,但是他的浪漫主义并没有脱离我们的社会现实,也没有脱离我们的情感世界。雷子人的画还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细节中传达出很多的社会信息,隐喻和象征,我想这和他的思考和他的工作都有联系。
陈勇劲:雷子人的作品有很多符号性的东西,比如中国传统的一些符号,又比如介于人与神之间的这种人物形象,我观察到他的画里很多的人物是比较低沉的一种状态,从中可以感觉得雷老师是一个比较操心的人。作为一个艺术家,他的社会责任感体现在作品当中,我感觉得到他是在很委婉的发着脾气的那种状态。
魏光庆:我对子人的作品是比较关注的,我关注的问题是什么?因为我从专业院校毕业又从事艺术教育工作。我一直在质疑一个问题,早年在中国画的改革方面,在洋为中用这个问题上,我对徐悲鸿一直持否认态度。我们所学的西方素描切入中国画的问题,从造型来讲是很奇怪的,今天我看到子人的作品,突然觉得好像有一种不同的可能性。他解决的问题在哪?过去徐悲鸿所画的水墨是现实主义风格,把二维改成三维,造型特别现实;另一种现象就是在传统中国画这个领域,没有人去突破。我看子人的画最大感受,就是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找到一个个看点,他的作品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很自然,具有世俗的智慧。他画中的所有内容、布局都是经营出来的——线条、画里的黑和白,物的疏密关系,都在很高的专业水准上。雷子人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造型魅力,既现实又有主观因素,他是从传统的根基里去找到一条突破途径。
张杰:“保持冷静,继续前行”,是我对雷子人作品的一个感受。无论是对社会现状的判断,还是表达出的态度与看法,他都是非常克制的在他制定的范围内来进行表述。既不温文尔雅,又不粗暴,他有他自己的腔调,是极个人化的一种态度。他回避听话的手,在生熟之间保持着他的自然与从容。而水墨回避复制才有生机,子人的绘画有一种书写感。
前又嘉:雷老师的画叙事性很强,传统中国画往往注重形式的美感,而叙事性其实是西方绘画产生的初衷。在雷老师的画前,我能感觉到一种想去阅读的欲望,视觉停留在他的画面上时,我会有一个思考的时间,想象着这些形象在试图告诉我一些什么,我觉得这是我看到雷老师作品最受触动的地方。
朱雅梅:雷子人和我们不管是在艺术中,还是各方面都是那种很亲近的朋友,大家不会有太多语言,但是就会觉得没有距离感。在这次展览中我看见他的这批作品,线条在画里跳跃的时候,我心里产生喜悦,我想他画的时候也是带着喜悦感的。
钱忠平:在中国水墨画的领域,我觉得子人他一直会给我一个刺激,他只要有一批画出来都会给我一个刺激。他对整个画面的安排,水墨、色彩之间的关系,造型的那种意味,我是非常喜欢的,就是说没什么毛病。我觉得喜欢上一个人的作品就很难给他挑出毛病,好像都挺完美,各方面他都能够处理得非常恰当。
周颢:刚才魏老师提到了现实主义的路数是怎么样演化到子人兄这里,变成一种很自然的表达,刚才有几位老师已经谈得非常好了。很多人长期训练以后容易变得很熟,很难自如的放下很多东西,完全达到由心造境的表达方式是有难度的。子人兄的画里面有出世的情怀与世俗生活的欲望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荒诞的感觉,看这样一张画可以和我们平时生活中的很多内容都关联起来,每个人有不同的解读,这一点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杨鹏:尘埃被吹起、下沉,个体的命运与生活,看到雷老师在墙上写的前言我很感动。雷老师说他有的画用了一年的时间完成,我就能在画里感受到他创作的过程,以及背后的故事。雷老师在身份、线框之内,同时保持思考的个体状态,丰富而又真实。
丁山:雷子人的图示解读是有别于西方的,西方的图示更加需要一个真实的空间,中国画还是心象的。我觉得雷子人是根据自己真实的体验来在表达,他未必是要讲一个故事,而是一种意境,或者是生活当中的体验与认知,他说的还是他自己的生活。
张立:观看雷老师画,似乎在描绘某些荒谬的红尘俗世,但画中又往往隐匿一两位圣贤样貌的人物,给观者以启迪。我个人很喜欢烫脚、乘舟类似题材的系列画作,与画中人一样或喜或慌张的感官共鸣,让我们面对这些繁复又深沉画面,不禁哑然失笑,这或许就是雷老师画里含藏的中国式幽默所在。
刘明:子人的绘画能力非常强,他读书多,知识储备丰厚,应该说他是一位做学问的艺术家。无论是中西文化、历史宗教、古代艺术、当代艺术等等……多种元素他皆能转化为自己的一套体系。观其作品,特别是大型创作,多有丰富的内涵和隐喻就像看一幕人间戏剧。
雷子人:因为工作环境和社会角色的变化,近三年创作量大幅度减少了,这种状态是自己并不情愿面对的,但又是不得不接受的现实,偶尔为之的创作同样也是另一种不得已——大凡能拿起笔,情绪总是莫名的复杂:画什么?怎么画?似乎都重要,但为什么画则更重要。时间不能任意耗散,主题也不能任性挥洒,就像每一次开幕式或正式讲话所要求遵循的一些基本规则,从这个角度理解,绘画不完全是个人的事,我隐约感觉到溢出作品表象之外的“张力”,节制与表达存在更深层的关系。若是能用视觉转换出弘一法师所书“悲欣交集”的社会图像来,该是何等的平静又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