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左:夏季特展
展期:2018.7.14—8.30
Location:Fine Arts Literature Art Center
主办:美术文献艺术中心 · 武汉大唐陶瓷博物馆
鸣谢:皓雲轩·聚缘阁
News
“世左”语出明朝吴肃公的《明语林》,“顾事会蹉跎,迹与心违,命与世左,每自悲感于怀耳。”虽原文出处多少带着无奈和惋惜之感。但于艺术,“世左”是一种实践,并具有前瞻性的态度,是一种主动的选择。虽与世相左,但“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无量寿经》)
这次展览中,我们将古代书画、青铜器、佛像等与当代艺术作品同时陈列在艺术空间中,并打破常规上按类别或年代划分的展示习惯。我们以观者的眼,顺鉴赏之感将展览分为三个部分,其中包括:以当代艺术、古代书画、及青铜器为主的大展厅;以印章、手卷、扇面为主的艺术小品空间;和具有文人趣味的书房空间。
在西方美学根植于中国当代艺术教育的常态下;在表现主义、政治波谱、观念艺术、抽象主义等被平凡使用的同时,我们以“探讨”及“实验”的心态推出本次展览,意在以“记述”的方式解读中国美学的延续性。
“与古为徒”,语出《庄子·人间世》,可理解为“与古人做朋友”。 而“如何与古人做朋友”成为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是艺术形式上靠近古人,还是在“精神”和“气韵”层面上交流。在“世左”展览中,一共有102件艺术作品,上至商周的青铜器,下至当代艺术,年代跨度千年。而这样的呈现意在阐释:在讨论和研究中国当代艺术时,我们是否有尝试着去寻找和发掘其中由中国古代艺术延续下来的美学造型和观念。又或者,与古人做朋友,即是展览“世左”中想要表达的意义吧。
本次展览中,我们并未刻意去强调展出的古代艺术和当代艺术从形式,或主题上的相似性,而是以观者之眼,鉴赏之感去陈述中国美学的延续性。如一层展出的史金淞的《脱胎换骨·短松》,不仅仅因为“松”常常出现在古代文人绘画中,而是从观念上也能让我们联想到一些古画,如龚开的《骏骨图》:画中,马虽骨瘦如柴,马首低垂,但其强健的骨架仍清晰可见,落魄中却不失其自尊。(高居翰《隔江山色》) 而史金淞也说,他曾惊叹于那些虽已枯死但仍旧屹立在沙漠之中几十年的枯树。有一种“身已亡,但精神仍在”之意。史金淞用铆钉将由不锈钢所铸的“枯枝”组装成短松,以工业的手法赋予其“不死之身”。二楼展厅入口处的元代泥塑罗汉,向左而视,半跏趺倚坐,介于神与自然人之间的修者,在其气韵上展现了千年不变的文人风骨。同时我们也能在此次展览中近距离观看到清代指画大师高其佩的大尺幅指画“猛虎”。其用指如用笔,气势磅礴。从观念上看, 放在当下依然很“当代”。
关于“古风”,在中国绘画传统中一直有所延续和传承。比如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就可见董源的风格。而在展览“世左”中,张立的作品《慕古.宋人松泉磐石图》即可见明显的宋画风格,而在墨色的运用上却有现代之感,甚至有点哥特之风。
中文方块字是世界各种文字中极少具备“结构”之美的文字, 而文字从某个层面“定义”了一个民族的思考方式。早于汉字历史的榫卯结构又从另外一个层面证明了中华民族的“结构”思维, 呈现万物之间的关系。傅中望的作品《榫卯柱》即是这样一个“关系”的体现。同时,我们也展出了徐冰的英文方块字“无畏(fear not)”。
正如本文开头提到的,“与古为徒”是展览“世左”中希望表达的一种夙愿。我们也将继续研究“古今艺术”这一课题,策划呈现不同主题的特展。
展览现场 / 部分作品
Shi Jinsong
脱胎换骨·短松
不锈钢
189cm(H)
2016
Zhang Li
Mugu. Song people pine spring rock map
Ink on paper
41×41cm
2016
Gong Jian
看这棵灰色的树 No.14
Fu Zhongwang
榫卯柱
泥塑罗汉(元)
薛松 崖石苍松
青铜器(战国)
肖丰
中国光影1-3
魏光庆
对照·朱子治家格言
陈勇劲 假山石
徐冰 无畏
假山石
徐冰 无畏
假山石(清)
条案(清)
沈勤 坐看云起时
画桌、椅(清)
唐卡(清)
李鸿章、左宗棠、官文等信札(清)
杨守敬 篆书(清)
张巍 仙鹤
徐小鼎、董雪凌
阿弥陀经
Liu Hongxiao
Untitled
高其佩
猛虎(清)
“世左”玉印等
左宗棠信札(清)
瓷塑胡人(唐)
青铜器铭文(西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