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展期:2016 年 9 月 25 日-10 月 23 日

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承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

策展委员会主任:王端廷

策展委员会:李旭、黄笃、王端廷、彭锋、朱青生参展艺术家:陈若冰、丁乙、冯良鸿、江大海、李磊、梁铨、孟禄丁、马树青、马可鲁、谭平、王易罡、王怀庆、王川、余友涵、朱金石、周长江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将呈现群展“抽象以来:中国抽象艺术研究展巡展”,邀请在中国抽象艺术具有代表性的十六位艺术家参展,比较清晰的展示抽象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脉络,以及每位艺术家的个案特征。

抽象艺术是西方现代艺术发展的逻辑终点,也是 20 世纪世界艺术史上最伟大的创造。我国抽象艺术发轫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新世纪初,随着改革开放后留学西方的一批艺术学子学成归国,出现了一批抽象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创作群体。抽象艺术在中国当代艺坛已成蓬勃繁盛之势,并已成为中国当代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

抽象艺术在中国的发生与发展与今天中国社会发展的情形一样,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质和现实境遇。面对西方艺术史的逻辑线索与中国抽象艺术实践所呈现的诸多实践与理论问题,中国抽象艺术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不能陷入知识性的单一西方逻辑分析和观念对比,应当将中国的抽象艺术置放于当下国际化视野来进行研究与探讨。在这一前提下,对中国抽象艺术进行深入的梳理、分析、研究与推广,进一步推进当代艺术的国际间交流,并逐渐将中国当代艺术提升到一个更高、更新的文化与精神层面去思考与研究,是当前艺术与文化领域非常重要的工作。

为了集中展示中国抽象艺术的创作成果、引导抽象艺术创作的正确方向、促进抽象艺术的学术研究以及提高公众对抽象艺术的鉴赏水平,中国艺术研究院与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共同策划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承办,在《中国抽象艺术研究展》的基础上,推出《抽象以来-中国艺术研究展巡展》,使得此次展览能在以前的研究和展览成果上,进一步的深化和梳理中国抽象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力图呈现出新的面貌和对抽象艺术话题的探讨。

巡展结构在首展的基础上增加了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的发展线索,以三个部分构成展览结构,并将另行编辑出版展览画册,并邀请国内外相关批评家举办学术研讨会,力图深化学术界对中国抽象艺术的研究,为这门艺术在中国的未来发展提供学术上的支持。

展览的同时,将进一步推动不同角度的专题展和学术讨论,力求通过多层次展览和讨论的形式更广泛的推进学术研究。


艺术家自述 Artist Statement

 

1.陈若冰 Chen Ruobing

从表象上去分类会把我的作品归纳到抽象的极少主义色彩绘画的领域中去。两种基本色彩的运用是我对绘画元素的选择和限定。这种选择和决断决定了作品的形象。我倒是不认为中国传统绘画的核心在于水墨的黑白。中国画的核心还是来源于书法和线条。线条的源起和生发以及墨的水迹和浓淡也是选择和限定的结果。限定意味着舍弃,也同时意味着强化。最简单的形式确实最简单,但这个最简单里面也孕育着最原始的,最强大,最深厚的内涵。人类文明史的长河里面出现过的图像不可以以数计。只要人的艺术想象的源泉不枯竭,灵感随时会降临,光芒再现。

我更多关心的是画面呈现出来的“内容”。而这种“内容”就是通过画面中的造型元素来组建起来的“实体”。画面中的面和面的组合在空间中交织。通过造型和色彩前和后的视觉错位形成的视觉上的动就是绘画的生命。

我体会的“慢”更多停留在“看”的层面上。看一幅作品有必要让自己静下来。这样能启发一种积极能动的审视状态。一幅作品蕴藏的更多内容只有通过凝视才有可能在时间的延续中呈现出来。

 

2.丁乙Ding Yi 

十示系列的创作始于1988年,那个时期中国现代艺术如同整个中国社会,正经历着西方当代文化的冲击与对中国传统文化反思的转折过程中。我需要消除掉自己背负的传统文化的包袱和西方现代主义初期纯绘画性的影响。回到艺术的起点,从零重新开始;记得当时第一件作品是红、黄、蓝三原色,选择十字恰恰因为它是一个泛含义的符号,而十字线曾在我从业经历中,无数次被用来标示多次套色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坐标式的精确细线,它只是印刷业的技术术语与符号,没有任何用象征手法可以获得联想的空间,我要滤去所有实际性,使绘画仅仅回到形式的本质,形式即精神。

 

3.冯良鸿Feng Lianghong

抽象艺术是纯粹而个人化的自由表达,使观看得到释放的心灵体验。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抽象实践,是我尝试从“有意味的形式”到最终放弃形式探求的摸索过程,曾经历过“抽象表现”、“极简主义”的影响,希望回到绘画原本,从色彩、笔触形态以及绘画过程中自然生长的时间和空间关系,探索“极简主义”之后抽象艺术新面貌成为我的绘画主导。作品产生的过程并不是个人一意孤行的主观意愿,而是心、手和材料在画面中的瞬息变迁、交互渗透的因果关系。我不刻意追寻某种样式,宁可呈现每一绘画细节,真实、自然和无意义,就像事物的本来面目。

 

4.江大海Jiang Dahai

当下的抽象艺术能否作为东西方文化碰撞与融合的一种研究与尝试,显示出两者之间可能生发的共性。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命脉在于自然性,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而西方抽象艺术的精神则是理性的数学的构成性。如果把这种构成性与东方的自然的内在情感融合在一起,找到精神与视觉的平衡点,超越时空与物我的智慧与生命力将会极大的显示出来,与天地之道,宇宙之气和为同一。我们对西方的理性的建构性的理解与对传动中国文化与精髓的认识都是有限的。它们之间的融合的可能性也仅仅是开始。

 

5.李磊Li Lei

我做抽象艺术是很自然的选择,因为我对“心象”有兴趣。从西方美术史的角度看抽象艺术作为潮流已经过去了,但是作为思想方法和表现方法却已经成为整个艺术生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我们之所以还在强调抽象艺术正是因为它很弱,了解的人很少,所以要多介绍。以后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就不需要特别强调了。我是1995年左右开始画抽象画的,当时是要画一组关于花的死亡与再生的意象作品,我把象征花瓣的色彩压缩在矩形的平面内,于是抽象的视觉形式就出现了,我将这组画命名为《禅花》。后来我将具有情感指向的绘画继续向纯视觉关系的绘画挤压,这样就真正进入了抽象艺术领域。

 

6.梁铨Liang Quan

以细节的堆砌来实现“空”的境界,平静、无规律而静谧的线条必须要彼此抵消引人注目的效果,才能够给人以一种平心静气的禅心之感,才能够让人感觉它们只是自己呈现在那里。

一如南宋禅师善能曾经说的:“人皆畏炎热,我爱夏日长。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那样,在人人都追求激进浓丽的时候独自品味固守清淡,也是一种态度,对于世界、对于历史和对于自己负责的态度:与静默、无名和恬淡长相厮守,时刻提醒自己不必对这个纷繁嘈杂的世界过分的牵肠挂肚。面对这神秘而空阔的世界,我无力争强,就只能示弱。如此而已。

 

7.孟禄丁Meng luding

抽象艺术作为现代主义文化的重要成果,作为现代社会价值观的主要视觉呈现载体,急需纳入中国公众社会的文化视野中,把抽象主义艺术作为学术经典,纳入我们的艺术教育体系之中。

我一直强调,抽象不是一种流派,它是一种主义和观念,可以延伸,演变和发展。而抽象艺术的语言,在艺术表达中,更像一种“元”语言,并在以往的实践和探索中,产生出许多经典的表述形式,它和具象艺术的视觉语言表述一起,成为人类表达观念和情感,各自平等和独立的两极语态,互不冲突和抵消,而且可以相互启发和借鉴,充实和丰富各自的语态和表述形式。

 

8.马树青Ma Shuqing

我竭尽全力想在画布上证明的不是色彩意味着的是什么,而是色彩在时间和空间中本身是什么。绘画是让看不见的部分成为可见,而非让看得见的部分重现。我不是观念艺术家,我也不想制造观念绘画,但我的绘画与我的观念有关。绘画只是诗人看见,而非让人懂得和想到。绘画对我来说是动词式的,对观者来说已经成为了名词或动名词式了。绘画是将别人的,自己的定律打碎。我总是轻易地相信梦想。我相信灵魂栖息在黑暗之中因为我的眼睛一直在寻找着亮丽的光彩。

 

9.马可鲁Ma Kelu 

绘画中不可知的吸引力、艺术情感上的吸引力、对于绘画自己自由生成的可能性的好奇心、因此而产生的吸引力、对于绘画无意义、无解说、无责任、反既定艺术标准、远离东西方的纠结、维护个体主义、以及重回浪漫的吸引力,这一切,使我决定从新开始。今天我看到了自已未来探险的潜能、活力、以及可能获得的自由的宽容度。于是,我的现实主义又一次败给了自己,败给了浪漫的艺术激进与形式的保守主义,败给了四十年以来一直的决绝主义。

 

10.谭平Tan Ping

对我现在这个阶段来说,其实既不是画我所看、所知的,也不是画我内心所想。画我所“什么”是有对象的,无论是“画它”,它是一个实物,还是一个概念,象征性的东西;还是“画我”,是一个想象的东西。“它”都是有对象的。没有对象,就不再是画什么。画什么,是一个投射的状态。而“画画”,“画”是一个动词,一个过程,是一个很主体和个性化的过程,是一种认同感。在当代艺术的范畴里面,有非物质化的趋向,取消一个物质化的结果,要一个过程的体验。有人说,艺术就是消遣,闲来无事的时候可以画画。但是于我而言,艺术还真不是闲来无事的消磨,它是一种必需,是我生命中寻求内心平衡时,一个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砝码,倘若缺失了艺术这个砝码,我会失衡,会变形,我也就不我了。

 

11.王易罡Wang Yigang

抽象艺术对我来说;可能来得更具体、更真实。因为抽象艺术几乎是在一种下意识行为过程中完成的。抽象艺术在更多的情况下并不太关心如何呈现一种“文化概念”与“文化现象”。在绘画的过程中直觉对艺术家起着决定性作用,一旦沾上文化与思想的边,就可能跟“抽象艺术”没什么关系了。而“抽象艺术”伴随着我差不多走过了30年的历程。它几乎成了我生活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只有在那里,才可以充分的体验生与死、建立与毁灭,自由、独立与自我的含义。它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已经成为我的内在精神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12.王怀庆Wang Huaiqing

如果说1986年“故园”一画的产生,是当时处境心境及多年学样与艺术追求,对身在其中的历史空间、生命空间、思想空间的直接和突发的表达。那么1989年,我从美国回国后,又一次放大“故园”一画,就决非是“再画一遍”和简单“拷贝”的行为了。因为此时此刻,我已分明地理性地感到:“故园”对我是一条路——一条可以对自身文化价值与意义追寻的路,一条可以对中国历史与现状参与的路,一条不同于其他种群文化并可延展的路,也是符合自己天性和意趣可以大干特干的路。

 

13.王川Wang Chuan

艺术是一种个人发现,虽是老生常谈。在抽象绘画视角里,人为地界定东方、西方的文化主导及差异并无多大意义,因为绘画是一种开放的视野,寻找个体之间的语言创造,亦是中国抽象绘画发展方向的可能……在全球架上绘画式微的当下,作为传统艺术形式,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可想而知的。 我们强调个体之间语言的发现,就具有了可能性:绘画作为一种现象,在建构与解构之间,在生与灭之中,我们的视觉、媒介,远远大于思想。我们正在接受这种艰巨的挑战。

 

15.余友涵Yu Youhan

1985年,我开始创作《圆》的系列画。在这些画面中,我想把质朴与智慧、虚静与生动、永恒与多变、有和无等对立的东西统一起来。在《圆》中,我寄托了:一,对于宇宙的崇拜;二,对宇宙发展总规律即宇宙精神的赞扬;三,一个符合宇宙精神的人类社会关系纲络的理想主义想象;四,一个有价值的,符合了宇宙精神的人生境界的追求。在具体的一幅画中,我用不同的肌理暗示了不同的宇宙、世界的侧面,以及它的丰富性,它的不同质的但又永不停息的运动。

 

16.朱金石Zhu Jinshi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未,我放下了绘画,放下的原因是发现自己的实力在当时远远不够,当1986年我到了柏林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开始从观念艺术、装置艺术入手,从一个新的位置寻找自己的方位。九十年代西方装置艺术如日中天,中国艺术家迎刃而上,我在这个时期的宣纸装置虽然没有象最近几年频频出现,但仍然也是非常有自己的个性。今天中国当代艺术处于强势,但我对绘画的自信却反而不足,装置艺术一百年,绘画过千年,你面对的不仅仅是当代,还要面对传统,不仅要面对西方强手如云的阵营,还要在传统面前从容不迫,所以说尽管自信油然而在,但也深知挑战的难度。

 

展览将于 9 月 24 日开幕,持续至 10 月 2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