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变—本源—升华

静止的裂纹在大地上到处可见,其实它们永远在不停地演变、运动,所以“裂变”二字应联在一起。在生活中我们能直接看到的裂变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更多更广泛的“裂变”形式需要依靠我们的想像力才能有所感悟和体验。从细胞分裂产生生命到能量大爆炸宇宙形成,“裂变”是物质、能量最基本的形式,千变万化。“裂变”使旧的破坏、新的产生,永远如此。裂变即本源。

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角度讲,“裂变”也是它的源头。据说中国远古图腾——龙,就产生于电闪雷鸣、天崩地裂之际;像甲骨文的占卦术,也使用了甲骨“裂变”的自然性即“天意”占凶卦吉。但是在古代,“裂变”的自然美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线条艺术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其最高的境界是“天趣自然”。怎样的线条才是真正“天趣自然”的?在传统书法、绘画艺术中一直未能有直截了当的展现。其实作为线条艺术的“裂变”就是真正的“天趣自然”。“裂变”是自然美,是本源之美。

“裂变”的另一类型是存在于人类的感悟中。一个人突然受到命运沉重打击、伤害的时候,会觉得撕心裂肺,产生内心伤裂。由此我们不难想像整个人类、各个民族在不同的时期,面对种种天灾人祸,都有自己内在伤裂,它迫使人类不断进步;同样人类对大自然的愚蠢破坏日趋严重,大自然痛苦的、颤抖的伤裂,迫使我们懂得了要保护地球、美化环境。伤裂之美,是人类在发展、争斗、演化过程中的痛定思痛,是大彻大悟之前的寂静,是悲壮美,是人类文明的本源。

我是逐步发现“裂变”之美并将此化为我的艺术“绝招”的。我开始试验使水墨在宣纸上缓慢流动,留下的自然痕迹使我感受到自由超脱的乐趣。我称之为“加减泼墨法”。随后我发现,上千年来,传统的印章篆刻艺术一直被实用性束缚着,处在附属的地位,失去了视觉冲击力。我用“印章归朴法”把篆刻和石块的自然肌理结合起来,在印拓时做连续拼接,自由地把它们裱贴到画面上去。有时红印在黑暗的水墨画里成了醒目的中心,这令我振奋。后来我喜欢用锐器把作品划破后再裱托,裱托后再划破。在这个过程中,我反复体验破碎的痛感和取消识别性的自由。直到1982年的某天,偶然,地上的裂痕使我大为震惊,它们从容不迫、天趣自然,像无数双睁着的眼睛,直面苍天,不顾白天黑夜、风吹雨打。从此,“裂纸透背法”产生了。我的创作是以撕裂一张完整的宣纸开始,通过刮、磨、擦,不同的颜色从背后透出来。20年来我的艺术及其精神力量一直结伴而行.在逆境中,它们互相鼓励,不断创新。

根据我的体验,艺术不是马蒂斯的“安乐椅”,不是毕加索的“鸟叫声”,艺术不是那么的嘻嘻哈哈;艺术是上天赐予人类的第五条肢体,在艰难困苦的人生旅途,它是一种力量之泉,使人格升华。

所以“裂变一本源一升华”既是我的艺术的总标题,也是我的艺术思想,我的人生哲学。

仇德树
1999. 12于上海

仇德树作品1

仇德树《裂变—本源—升华》山景图像NO.6  宣纸、水墨、丙烯、布  240cm×150cm  19998年

本文发表于2000年《美术文献》总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