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辑 感悟东方(2004年)

学术主持:皮道坚

主题:刘子建 王天德 梁铨 吕品昌 刘建华 关玉良 程向君 陈勤群 汪天亮

新作:李宁 邱玲 李正文

Issue No. 33(2004)

Theme: The Orient

Academic Host: Pi Daojian

A.T: Liu Zijian, Wang Tiande, Liang Quan, Lv Pingchang, Liu Jianhua, Guan Yuliang, Chen Xiangjun,  Chen Qinqun, Wang Tianliang

A.N: Li Ning, Qiu Ling, Li Zhengwen

33

 

第33期  感悟东方
(代序)
皮道坚

“感悟东方”这一主题词来自我从90年代中期以来对一些采用本土传统艺术媒材(水墨、陶瓷、天然漆)进行创作的当代艺术家的关注。一开始我只是对这些在本土传统文化面临西方现代文化全面冲击的文化情境中,在经济全球化和都市化、数字化的浪潮里,仍执著地沿用传统艺术媒材进行艺术表达的艺术家充满尊敬与好奇,想通过他们的艺术创作与活动了解古老材质与当代人文情怀的冲突碰撞,究竟激荡着怎样的心路历程,将会砥砺出怎样的艺术形态,它们承载着怎样的冥想与哲思,呈现了怎样的心境与追求……

当我认真面对他们的作品时,我的发现大大超出了我的期待。

我不仅真切感受到了充溢在这些传统媒材的艺术作品中的复杂的当代人文情怀,看到了许多与纯粹西化的现代艺术方式迥然不同的艺术表达。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作品,我看到了东方文化的自觉。

在这些用传统艺术媒材制作的作品中保留着我们传统文化的气质氛围,那是数千年来融化在我们的语言、文化、历史、信仰和价值观中的精神气质。但是这曾经令我们引以为豪的东方文化的精神气质,由于2 0世纪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全球化,已经被一些人弃置不顾。西方现代物质文明的耀眼光环让不少人对东方文化失去了自信,他们鼓吹西方文化及其价值观念的普适性,无知地以为摒弃东西方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就是让西方文化一统天下,而闭眼不见一个多世纪以来西方现代主义冲击古老东方文化的单向模式正在发生变化,一个多元互补、互动,多极交叉、交汇的文化新纪元正在到来。恰恰是从这一点上说,中国当代艺术中这些采用传统艺术媒材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值得我们关注。

这是因为艺术媒材作为艺术品的有机构成,并不简单只是艺术物化(外化)的材料工具,它更是艺术家进行艺术思维活动时艺术语言的自然形式,美学家鲍桑葵(Bernard Bosanquet)因此说艺术家是通过他的媒介去思考的。正是艺术媒介建立起艺术活动中人的精神世界与外部自然世界的血肉联系,媒介激活人的创造性潜能推动精神价值的创造。显然艺术家们在运用东方传统媒材进行创作时,会情不自禁地与传统对话,感悟东方艺术传统的妙处,“悟对通神”(顾恺之),这对于建构一个多元互补、互动的新的世界文化格局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本辑《美术文献》推介了九位运用东方传统艺术媒材进行创作的当代艺术家。读者可以看到,一方面他们使用不同的东方艺术媒材(或水墨,或陶瓷,或天然漆),却同样继承了中国古典艺术“制器尚象” “澄怀观道”的传统,同样用东方特有的艺术感觉方式和艺术思维方式建构当代价值;另一方面,他们又都具有跨文化的艺术视野,能以世界文化的眼光来重新解读民族文化传统。应该说当他们将西方艺术的空间概念和塑造及表现手法与对东方传统艺术材质意味的发掘结合起来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寻找一种让世界了解东方文化的方式。不用说,这种文化上的开放与自信才是创造真正中国当代艺术的前提。

(本文发表于2004年《美术文献》总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