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1 Art Foundation与伦敦蛇形画廊(Serpentine Galleries

联合呈献「HACK SPACE 」群展 

将于2016119日至2016128日在上海chi K11美术馆举行

%e5%9b%be%e7%89%871

K11 Art Foundation (KAF)及伦敦蛇形画廊(Serpentine Galleries )于2016年3月22日至4月24日在香港首度合作,联合举办「HACK SPACE」群展,并将继续合作把革新版的「HACK SPACE」移师到上海chi K11美术馆举行。

参与「HACK SPACE」群展的艺术家包括徐文恺、曹斐、崔洁、郭熙、胡庆泰、黎清妍、李燎、梁硕、西蒙.丹尼(Simon Denny)、陶辉、徐渠及翟倞,他们共同重新演译丹尼的「组织的产物」(Products for Organising)展览的主题,其于2015年11月25日至2016年2月14日期间,在伦敦蛇形画廊举行。参展的艺术家由KAF团队、蛇形画廊艺术总监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和艺术家西蒙.丹尼亲赴北京探访艺术家的工作室后细心甄选出来。

「HACK SPACE」以入侵空间为主题,表达不论是场所、领域和基础架构都可通过非正统的方式去彻底调整以解决问题。是次展览与中国的山寨现象紧密相关;「山寨」中国是常见词,一般令人联想到香港的邻近城市、有「硬件硅谷」之称的深圳,原意指无政府管理的山中土匪,但现在就变成各适其适的假冒、盗版产品的简称,包括手机、数码相机等,甚至从新年晚会到药品、电影等,山寨货已经成为中国消费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山寨现象也不再局限指廉价冒牌货,而是指部分中国公司透过非传统路径而取得成功,以创新的入侵技术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

创新是现今社会强调的价值之一,但「山寨」就透过非传统的组织、社会及空间布局,来重新定义创新这个主张。这种犹如黑客的山寨原理正是「HACK SPACE」展品之间的根本联系。丹尼在蛇形画廊的展览将黑客文化与不同情况下的创新互相比较,是次展览则以丹尼的展览为出发点,聚合不同对空间、建筑和创意实践这些概念,提出质疑、作假、翻转、重新定义和简化的作品。

展览在K11 Art Foundation的一个暂时性的展览空间举行,空间本身会继续营造香港的文化和城市景观,而「HACK SPACE」展览就成为一个另类的黑客叙述,以艺术作品编织出西方的黑客活动历史;这些作品透过非传统的创作和思考模式,重新思考空间。在香港和上海的展览均呈现11位华人艺术家的作品,与丹尼的作品进行对话;而丹尼就把展览空间设计成雕塑、装置和影像作品的「天际线」。当中不少作品给陈列在丹尼制造的台座上,其以展览前在该临时展览空间使用过的陈列材料改造而成。这些实体的公开资源给转化成有如雕塑般的框架结构;「分布式」的台座象征一个重新界定香港、深圳和其他地方的创新的另类网络。在上海的展览将会呈献翟倞和徐渠的新作,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徐渠的最新作品《易经》。

KAF 和蛇形画廊的共同理念,是支持优秀的当代艺术家,并把他们的作品在国际舞台上呈现。「HACK SPACE」在上海的展览让更多的大中华区观众,进一步认识前卫创新的华人及国际艺术家。


K11及KAF创办人志刚先生(Adrian Cheng)指出:「我们十分荣幸能够继续透过这个合作项目,介绍这些杰出艺术家的出色作品给上海的观众。KAF一直透过跨文化的对话,致力培育优秀艺术家,并加深公众对精彩的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认识,而本展览正彰显我们这项使命。『HACK SPACE』表达入侵空间的概念,也即是说不论是场所、领域和架构,均可以通过非正统的方式进行调整以解决问题,而透过非传统的组织、社会和空间布局,更可以重新定义创新内容。」

蛇形画廊艺术总监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及策展人阿米拉.贾德Amira Gad共同表示:「蛇形画廊十分高兴能与K11 Art Foundation继续合作。『HACK SPACE 』群展先于香港举行,是蛇形画廊首个在香港举办的展览,也是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首次策展的香港展览。此外,西蒙.丹尼为了这展览也同时背负艺术家和策展的角色,与奥布里斯特和贾德合作无间,构思及推进展览的概念。一开始我们就清晰确定必须把丹尼的蛇形画廊展览『组织的产物』放诸于本地的语境之中,而我们在香港和上海也是运用这个方法去策展。


展览详情:

HACK SPACE 」群展

开幕酒会:2016年11月8日,下午5时
展览日期:2016年11月9日至12月8日
开放时间:星期一至星期日,上午10时至晚上8时;  最后进场时间为晚上7时

策展人: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及阿米拉.贾德(Amira Gad)

地点:上海chi K11 美术馆
地址:上海黄浦区淮海中路300号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


关于西蒙.丹尼「组织的产物」(Products for Organising

首于伦敦蛇形萨克勒画廓展览(2015年11月25日至2016年2月14日),一个延伸的丹尼个展──由Zoë Gray策展、在布鲁塞尔WIELS当代艺术中心举行的「企业知情者」(Business Insider)展出(2016年5月20日至 8月14日)。及后与K11 Art Foundation共同协作于其在香港的临时展览空间举行的「HACK SPACE」群展(2016年3月22日至4月24日),随后巡回到上海chi K11美术馆举行(2016年11月9日至12月8日);最后一站在拉斯韦加斯当代艺术中心举行(2017年12月16日至 2月12日)。


艺术家简介

关于imon Denny(西蒙.丹尼,1982年生于新西兰奥克兰)

是装置、雕塑和影像艺术家。他曾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 Elam School of Fine Arts 及法兰克福Städelschule学习。部分个展曾于纽约MoMA PS1(2015)、法兰克福Portikus(2014)、维也纳MuMOK(2013)、慕尼黑Kunstverein Munich(2013)、阿斯彭 Aspen Art Museum( 2012)等地展出。2012年,Denny 获得巴塞尔艺术展Baloise奖。他曾参与群展包括里昂双年展( 2015 )、斯德哥尔摩ModernaMuseet的「 After Babel」( 2015)、奥斯陆AstrupFearnleyMuseet的「Europe, Europe」( 2014)、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Art Post-Internet」( 2014)、德国卡塞尔Fridericianum的「Speculations on Anonymous Materials」( 2013)、巴黎庞比度中心的「Image into Sculpture」(2013年)、伦敦当代艺术学院的「Remote Control」(2012)。Denny代表新西兰参加了2015年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2013年曾参展其核心展览。Denny 还参与里昂双年展(2015)、蒙特利尔双年展(2014)、悉尼双年展(2008)及布鲁塞尔双年展(2008)

aaajiao(1984年出生于中国西安)是徐文恺的网络化名,aaajiao 代表了他媒体艺术家、自媒体、网络活动家等诸多身份。aaajiao出生的年份— 1984年也是奥威尔同名小说的标题—和地点所象征的巧合,他的作品充满了强烈的科技的想象以及文人情怀。不少aaajiao 的作品都切中了今天互联网相关的新思维、议题以及现象,其中不少项目都探索了数据处理、自媒体领域以及信息过滤。包括「全控制和言论控制」(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德国,2015);「第二届CAFAM未来展:创客创客‧中国青年艺术的现实表征」(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5);「多重宇宙 — 有限与无限存在与共存」(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上海,2014);「齐物等观— 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中国美术馆,北京,2014);「西岸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上海、北京,2013);「平行世界」(录映太奇,香港,2011);「延展生命:媒体中国2011 — 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中国美术馆,中国,2011);「转译媒体节」(柏林,2010)等。2014年底,他不仅荣获第三届三亚艺术季暨华宇青年评审大奖,亦入围首届OCAT 皮埃尔.于贝尔奖并在2015年获得第九届AAC年轻艺术家提名奖。

Cao Fei 曹斐(1978年出生于中国广州),现于北京工作及生活。她的作品融合了社会评论、流行美学、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和纪实的惯例,能反映出当代中国社会急速不安的变化。曹斐曾参加过的国际双年展包括:上海双年展;莫斯科双年展;台北双年展;第15、17届悉尼双年展;伊斯坦布尔双年展;横滨三年展;第50、52及56届威尼斯双年展。她的作品曾展出于在Serpentine Gallery、泰特美术馆(伦敦);MoMA PS1、BMW 艺术汽车#18、新当代艺术博物馆、古根海姆美术馆、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巴黎东京宫、蓬皮杜中心(巴黎)等。曹斐曾获得2010年度雨果博斯艺术奖(Hugo Boss Prize)提名,并于2006年获得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最佳青年艺术家奖项。

Cui Jie崔洁(1983年出生于中国上海),现于北京生活工作。崔洁的绘画由对当代中国的荒谬及中国城市化和个人美学之间调解的表现主义手法衍生。受到导演Orson Welles对图像迭影运用的影响,她在画布上施以层迭的图像,有些现实,有些虚构。每一图层均是极富雕塑感的厚涂颜料,刻画着中国城市图景随着时间和政治的变迁。透过精心设计、严肃的笔触,温暖抒情的色调,崔洁画面中的风景和室内是对城市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模型或实验场所的比较研究。崔洁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她的作品参加众多展览,包括「我这一代:年轻的中国艺术家」(坦帕艺术博物馆,圣彼得堡市,美国,2014年);「首届CAFAM未来展——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由徐冰和亚历山德拉‧罗策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中国,2012);「开放的肖像」(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中国,2012);「第四届布拉格双年展」(布拉格,捷克,2009);「诗意的现实:对江南的再解读—来自中国南方的当代艺术」(Centro de Arte Tomás y Valiente,马德里,西班牙,2008);「观念的笔记」(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2008)。

Guo Xi 郭熙(1988年出生于中国江苏省盐城市),201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毕业后作为驻留艺术家前往荷兰皇家艺术学院驻馆两年,2015年获得纽约大学艺术硕士学位。郭熙关心人们面对和解读世界时所依赖的意识形态,不同意识形态相互迭合产生的交集尤为坚固。郭熙试图透过戏剧化的幽默软化甚至破坏这种坚固,让观者在惯常的生活中感到一丝荒谬及不安。

Hu Qingtai胡庆泰(1985年出生于中国黑龙江省),目前于北京生活和工作。2008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影响媒体专业,获学士学位。胡庆泰的作品多在探讨人及人与现成品的关系,且质疑艺术家和艺术的创造性。作品涉及诸多现成艺术媒介,包括行为、录像、雕塑、绘画及表演等。他的作品参与众多展览,包括:「Copyleft:中国挪用艺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15);「内生外向」(K11 艺术村,武汉,2015);「复调 II」(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2014);「自我的社会学」(诚品画廊,台北,2014);「八种可能路径」(Uferhallen,柏林,2014)等。

Firenze Lai 黎清妍(1984年生于香港),毕业于香港艺术学院,现于香港生活及工作。黎清妍的绘画作品经常与生活处境以及空间情境有关,画中人物为了配合或反应其身处的情境,经常处于一种调整身心的状态;他们有时候是自觉的,有时候更像本能。她的近期展览包括:《湍流》个人展览(镜花园,广州,2015)、《2015新当代艺术博物馆三年展:包围观众》(新当代艺术博物馆,纽约,2015)、《社会工厂——第十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14)等。

Li Liao 李燎(1982年生于中国湖北省),目前于中国深圳生活工作。2005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获艺术学士学位。他的跨媒体装置及行为主要透过探问期望与现实,来捕捉日常生活中看似机械式或枯燥的社会复杂性。李燎的作品曾参加重要美术馆展览包括「2015 Triennial: Surround Audience」(新美术馆,纽约,美国,2015);「Hugo Boss 亚洲艺术大奖」(外滩美术馆,上海,2013);「ON/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2);「Rites, Thoughts, Notes, Sparks, Swings, Strikes. A Hong Kong Spring」(Para Site艺术空间,香港,2012)。

Liang Shuo梁硕(1976 年生于中国天津), 2000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2002–2007 年任教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 2005–06 年参加荷兰皇家艺术学院驻留艺术家项目, 2009 年至今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现工作和居住在北京。他的作品曾参加过「重新发电-第九届上海双年展」(2012)、「海上‧上海-第三届上海双年展」( 2000 )和釜山双年展( 2004 )﹔并在世界各地美术馆展出,如中国国家博物馆、今日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广东时代美术馆、首尔国立当代艺术馆、新加坡美术馆、旧金山芳草地艺术中心、荷兰格罗宁根美术馆、荷兰赛德拉特 Het Domein美术馆、荷兰海牙Beeldenaanzee博物馆、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美术学院、荷兰阿姆斯佛Kade艺术中心、西班牙卡斯特罗 ESPAI当代艺术中心、挪威奥斯陆Kunstnernes Hus 美术馆以及意大利罗马Mueso Pietro Canonica美术馆等。

Tao Hui 陶辉(1987年生于重庆云阳),于2010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目前于北京生活工作。陶辉的创作涉及图像、绘画、影像、现成品及装置。陶辉的作品以主要来自他童年内陆生活回忆的、中国传统元素和工艺程序,探讨全球化、虚拟关系和霸权思维的概念。不同时代和文化、城市环境和农村生活共存,传统和发展不断过时和重塑,是中国语境中的典型现象,也是陶辉作品主要描绘的对象。他参加的主要群展包括:「Où vas-tu」(Espace des Arts Sans Frontières,法国巴黎,2014);「积极空间」(时代美术馆,中国广州,2014);「Leap Video Project」(中国香港,2013);「最差的展览」(分泌场,中国北京,2012);「五四国际青年艺术节」(中国北京,2011)等。

Xu Qu 徐渠(1978年出生于南京),目前生活工作于北京。徐渠曾参加众多画廊和美术馆展览,包括布鲁塞尔AlmineRech Gallery 和路易威登基金会。有关徐渠的文章有很多,包括 2016 年 Marion Maneker为 Art Market Monitor 撰写的「China’s Next Generation of Artists, Five to Watch」。徐渠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学士学位;后于德国Braunschweig University of Art 获艺术硕士学位,师从  John M. Armleder和 Birgit Hein 教授。他的作品曾于中国北京、澳洲、德国、瑞士巴塞尔等地展出。

Zhai Liang 翟倞(1983 年出生于中国山西省侯马),于200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本科,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近期展览包括:「旅人日记」(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中国北京, 2014);「目录-通天塔图书馆」(空白空间,中国北京,2013);「小径分岔的花园」(千高原空间,中国成都,2011、2013)。他的作品被公众收藏,包括龙美术馆(中国上海)及何香凝美术馆(中国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