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辑 象征与寓意油画专辑2(1998年)

学术主持:彭德

主题:杨国辛 舒群 曾梵志 韩冬 石磊 钟飙

新作:周向林 冷军

Issue No. 12 (1998)

Theme: Art of Symbolism 2

Academic Host: Peng De

A.T: Yang Guo Xin, Shu Qun, Zeng Fanzhi, Han Dong, Shi Lei, Zhong Biao

A.N: Zhou Xianglin, Leng Jun

12

走向新的象征与寓意
彭德

象征与寓意,20年来风靡中国油画界,几乎每一位知名油画家都采用过这种画风,有相当多的画家将这一画风贯穿始终。在中国画坛,油画同现实的关系最为密切;自我与社会的纠葛,现代与传统的对立,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文化形态的转变,社会心态的转变,价值观的转变以及人类当前关注的焦点现象与问题,无不进入油画家的视野。凡不能或不宜直接表达的意图而画家又非要表达不可,象征与寓意手法也就自然出现。

象征与寓意手法在人类艺术史上的作用显赫,不过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五千年间的运用中形成连绵不断的传统,并使之礼仪化、社会化和哲学化。奥运会会旗中的五环,用五色象征五大洲,这种单一的手法同中国系统的、网络化的手法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因而中国艺术家采用这类手法时,比其它国家的艺术家更能就近就便地找到种种参照。

中国的象征与寓意,将阴阳、八卦、五行、时空、方位、自然万物、神灵、帝王、国家、建筑、姓氏、人体、器官、音乐、气味、色彩、数字、工艺、服装、仪仗、祭祀、道德等等,严密地编织在一个相互对应、比照的礼教解释系统和操作系统之中,比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远为复杂和玄秘。比如黄色,在了解中国象征网络的人的眼中,立即会想到它指代东西南北中的中,金木水火土中的土,辛酸苦咸甜中的甜,宫商角徽羽中的宫,心肝脾肺肾中的心,仁义礼智信中的仁。这类象征性指代多达几十种,从而使一个简单的造型因素就能携带出整体的文化框架。

在中国礼教文化范围之外,中国宗教艺术和文人艺术也曾广泛使用象征与寓意手法。比如香草美人借喻君子,梅兰竹菊象征高洁。这种思维作风在宋代形成高潮。流行中国画坛近千年的三友图、四君子图便萌芽于宋代。黄庭坚认为连画蔬菜也不是为了写生,而是旨在规劝当权者关注民间疾苦。朱熹甚至认为《诗经》中的每一首诗,在表层意义之下都别有意蕴。注重象征与寓意,同宋代佛教禅宗的普及和道教巫术的蔓延是联系在一起的。宋代朝野流行的轨革术,别名卦影,以图画的形式和象征与寓意的手法暗示吉凶。比如秦桧当权时,士人求助于轨革术,术士所示的图画,画中三人手持禾苗,即以拆字图解的方式寓意秦桧。

中国当下的象征与寓意画风,更多地源于西方象征主义油画,不过在表现形式上更加丰富。象征与寓意的基本规则是比喻。喻体愈直观、愈通俗,寓意也就愈明确,否则就会使寓意复杂或暧昧,因而喻体的画法总是带有写实性。西方象征主义的表现形式主要是风格化写实,而中国的象征与寓意画风还出现了表现性写实、照相写实、意象化写实和符号化写实。风格化写实有舒群、李路明、张晓刚、李山、王广义(前期)、张培力(前期)、魏光庆、刘大鸿、杨国辛、李邦耀、袁晓舫、石磊、韩冬、钟飙、刘虹,画面不强调特定的空间和光影效果,形象只是表意的外壳;表现性写实有丁方、夏小万、方少华、徐坦(前期)、邓箭今、曾梵志(前期)、蔡锦、陈宇飞、郭伟、郭晋,重视画面视觉上的/中击力;照相写实有何多苓、石冲、周向林、冷军、汪建伟(前期),旨在将观众的视觉与想象推向极端;意象化写实有王怀庆、周长江,带有洒脱的文人情趣;符号化写实有90年代初期的潘德海和毛旭晖,试图让个人语言公共化。还有一些画家很难归类,如尚扬、任戬、岂梦光、马保中、唐晖、沈晓彤等,或变化多端,或构思别致。象征与寓意手法有着如此广阔的涵盖面,以至一些准抽象画画家如周春芽、许江、王易罡、张国龙、申伟光等也予以采用。

绘画中的象征与寓意是艺术的直白被限制的产物,却不会由于艺术限制的消除而消亡。在人类精神、情感和相应的艺术进程中,它们仍有存在的价值。换言之,含而不露即使在完全开放的文化氛围中都是必要的,因为艺术的自由品格不会以透明和直白作为终极目标。中国当代艺术家有实力在象征与寓意领域,创造出新的、富有形式韵昧和思想厚度的传世之作。

(本文发表于1998年《美术文献》总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