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 期 Date | 2016.05.19 – 2016.05.30
时 间 Hours|11am -18pm 周一闭馆 Monday Closed
地 点 Address |上海杜若云章画廊 Je Fine Art Gallery Shanghai
上海永嘉路498号 498 Yongjia Road,Shanghai
展 期 Date | 2016.06.01 – 2016.06.30
地点Address | 上海光大私人银行俱乐部 China Everbright Bank Private Banking Club
入场费Admission | 25 RMB 会员免费 Members Free
中国艺术发展的当代性,来自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之后随着“85”思潮,“后89”以及广州三年展等标杆性艺术事件发生,其产生的结果是完成了中国艺术当代语境的建立。绘画作为最先受到当代性冲击的语言,在这个时期变化是巨大的,而今天参加这次展览的三位艺术家都受到了这第一波变革带来的影响。作为后生的艺术研究者,面对蔡广斌、范勃、邓箭今,这些重要艺术家,我的写作能力显然会显得单薄了一些。但我想用自己的几点感受仅供大家去走进他们的作品世界,找到他们绘画的力量对当下中国绘画现状的恻隐与推动。
从参加展览的这些作品中,观者不难看到的是他们风格的迥异,特别是绘画技巧和手法的差异。但可能你走出展厅的时候,却带着某种一致的情绪姗姗而去。这种情绪或许是不安的、焦虑的、神秘的、沉思的、荒诞的、躁动的……,这些形容词正在提醒你,他们的艺术有着共通性,有着强烈的艺术绘画观念的使命感。在三位艺术家艺术风格和理念成熟的关键期,他们收到了西方绘画观念的影响,对绘画的意识形态,非绘画性的观念有着格外的兴趣。加之以中国整个社会思潮的境遇,如何突破传统的绘画功能,如果找到新绘画的道路,成为了他们三个人慢慢形成各自绘画风貌的原初。这么多年来,我们发现当初“新绘画”的艺术线索发展至今,经历几代艺术家的疯狂“洗礼”,面对当下青年艺术家们形成的“后新绘画”纷乱的格局,三位艺术家的作品仍然保持了强有力的说服力及感染力。因为从他们的绘画中,带给我们的是社会“剃刀”一般的直接和冷酷,将社会背后的各种存在性剖析出来,深入而浅出。可以说三把“剃刀”终究刮去的是当下“颜值文化”、“视觉迷幻”的世界驱壳,亮出了社会的内在结构,还有那些我们选择逃避的意识问题。
范勃的作品显然是直接刺激心灵的。他的作品选择用塑造形象的方式来直接描绘精神层面以及人物经验的时间性。在他的作品里,常常有着冷漠的人物表情、毫无生机的树干、荒诞无序的事物关系、厚重的具有雕塑感的人物形态加之以戏剧化的画面叙事,让观者从中体会到中国当代某些社会现象,探讨人类精神层面的迷失和无奈。在这样穿透力极强的画面里,我们仿佛能够找寻到在没有逻辑的故事下,在颠覆传统美学意义的视觉上,绘画具有了更高的意识生产能力,用作品来敲击现实,而最有利的敲击力量,正是范勃在处理绘画作品时,用凝固时间的绘画方式,制造了一种荒诞的神圣感,时间在这里是将绘画内容的重组,让一切内容在重序中发酵,观念问题就这里呈现出来了。
蔡广斌比起范勃和邓箭今,其绘画语言就完全不同,他更青睐于中国水墨的创作。这样以来,艺术家首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突破中国水墨的传统束缚,走向“当代性”的开放。蔡广斌一方面是在绘画题材上的摸索,而一方面是实验水墨材料的研究。一路走来,他的绘画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关切点,从色彩丰富到后期的黑白,从传统的具象到后期的水墨抽象结合具象人物的交融,到当下,最为打动我的就是关于“自拍”主题的创作。这个系列的作品完全将艺术家对笔墨的运用表现的淋漓尽致,画面里的传统墨韵,加之以画面层次的呼吸感,人物的刻画相当另观者动容。这就一改水墨传统意义上自外而内的“修行”方式,他的绘画更是直接剖析现实,刺激观者,直击社会问题,“由内而外”,毫不拖沓。此外,蔡广斌毫不回避的用西方视觉“影像感”的经验放置在他的水墨作品中,绝非生硬。在这时,观者能够更直接的体会出画面背后的情感倾述。可以说,艺术家的创作思路总是清楚的,他不断实验,观念的跨接,都是其重新塑造水墨生命力的策略。而与此同时,他的作品在这种生命力下,我们思考的是人性,被震撼的是社会景观。
邓箭今的作品同样是以人为主题。相比较前两位艺术家,他的作品充满迷幻。或许更多的是受到了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他用绘画作品一把“剃刀”,深刻的将人性问题发掘出来,直截了当的让观者看到我们总是无意识逃避的“存在性羞耻”。一直以来,邓箭今的作品对面“人”这个个体的描述从来没有改变过。在其背后就是“人”与“人”所组成的社会及社会性。人性和社会性密不可分,社会影响人,而人缔造人性。人性总是在道德和非道德的临界点上徘徊,邓箭今的作品通过其绘画视觉的平面化,笔触流淌性,缔造不安和焦虑。大部分作品仿佛在梦中发生,梦就是现实和虚幻的临界点,这正符合艺术家对人性的理解。无论其作品中带有多少色情、暴力、低俗、迷幻,但我们没有因为这些而选择回避画面,反而深深被带入。这正是由于其绘画中人物眼睛的塑造,画内外的通道就是其人物的眼睛总是在空洞中盯着你,带着你走进去,因为你不在画外,你就是这个社会中的一位,就是这人性里的一个切片。
今天,在这里讲了三把社会“剃刀”的故事,他们分别面对“人的社会”、“社会的社会”、“社会的人”进行了直率的表达。这个直率是他们那个时代给予的一个完美的性格,而时代还给了他们一份财富,那就是叫做“责任”的绘画。在青年艺术家们的意识里,很难理解这样一些时代诉求了,可正如艺术历史发展的必然提示就在于,没有无中生有的戏法,只有不断排演的创造。
宋振熙
2016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