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ffffff

“身形剧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原作收藏展

开幕:2016年3月12日上午10点
展期:2016年3月12日—5月13日
策 展 人:沈宸
参展人员:贝尔纳尔·弗孔 细江英公 曼雷 荒木经惟 森村泰昌 日下部金兵卫 奥诺黛拉·有机 映里 原久路 荣荣 刘铮 张海儿 左小祖咒 庄辉 王宁德 蔡东东 陈哲 任航 李朝晖
地点: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精心选取馆藏的19位艺术家摄影原作,即将在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隆重呈现!本次展览围绕“身形剧本”这一主题,集中展示贝尔纳尔·弗孔、细江英公、曼·雷、荒木经惟、森村泰昌、日下部金兵卫、奥诺黛拉·有机、映里、原久路、荣荣、刘铮、张海儿、左小祖咒、庄辉、王宁德、蔡东东、陈哲、任航、李朝晖等19位中外摄影艺术家的作品。这些作品代表着艺术家们对于身体的种种不同探讨和表象,它们组成了精彩纷呈的感官体验,见证了二十世纪中后期开始的,由身体作为摄影创作媒介的新主观表现。而艺术家本人对于他们的作品也有精确追求:每张照片从拍摄到展示,采用的手法和技巧虽然千变万化,不变的是艺术家们身体力行、亲自制作,赋予了每幅摄影原作独特的品质。

摄影是一种在不同地域和人群之间相互通行的语言,在时间和空间的纵深和跨度中,它对每个人的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自诞生以来,摄影已经在各种历史表述中留下了它深刻的印记,也已经成为现代以来全球文明进程的讲述者和承载者。在当今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景观中,作为艺术作品的摄影在各地域的文化演变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摄影艺术的发源地的欧洲和摄影艺术发展比较成熟的日本,摄影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产生了很多令人激动的大师和杰作。

1950年代初开始,来自欧洲、美国、日本的艺术家开始运用他们的身体作为构筑视觉艺术的材料。尤其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部分艺术家开始更为强调身体作为人的主观意识的表达而非作为一种客体的存在,因而,身体成为一种承担艺术思考形式和内涵表达的双重媒介。以身体作为表达媒介的艺术家,他们的实践也同二十世纪初以来的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俄国先锋派艺术等现代主义艺术运动息息相关。摄影作为一种在再现方面具有很强优势的媒介,几乎天然地同这一潮流联系在一起。

在此次《身形剧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原作收藏展》中,观众看到的这些作品,毫无疑问都有人/身体的存在,但这与通常我们看到的街头抓拍或者社会纪实摄影有很大的区别,他们都着重强调了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在作品表达上的绝对主体地位,并同时伴有很大的行为艺术的表演成分(画面中出现的人物、身体通常不是随机出现而是艺术家进行了主观上的把控了的,除非这种随机性也是艺术家进行观念表达的一部分)。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艺术家对于身体及其行为实践也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创造方式:有将身体作为美学或观念客体的再现和探讨(曼·雷、细江英公、森村泰昌),或是对特定行为现场偶发性的直接再现(庄辉),或将身体作为建构情景的主角(弗孔、刘铮、王宁德),又或是将身体作为最私密状态和生活的展现(荒木经惟、陈哲)等等。

与此同时,此次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所展出的收藏作品特别强调了“原作”的概念,因其最能充分体现出摄影艺术的最重要的本质,即影像的审美感染力和艺术家真实的个人感受。细心的观众或许会注意到,每张原作所采用的材料、工艺是千差万别的,例如曼·雷作品采用的负感技法(Solarization)、弗孔使用的弗里森颜料叠印法(Fresson Process)以及原久路采用的蛋白工艺(Albumen Print)等古典技法赋予作品的别样观感,以及运用更为广泛的明胶银盐工艺(Geltain Silver Print)、C型冲印工艺(C-Type Print)以及数码微喷技术(Giclee Print/Digital ArchivalPrint)等都为摄影这一年纪尚轻的艺术媒介提供了更为多样的可能性。因而,摄影原作的接触能够带给观众一个鉴赏摄影艺术作品应该具有的基本历史坐标和评判标准。

在这种参照之下,人们对中国当代摄影的发生和成长的历程就可以有一个更客观和整体的认识。近三十年来经历了深刻变化的中国,摄影艺术在各个时期显示了它们的特殊性以及对历史文化建构的作用。中国的当代摄影很大程度产生于欧美摄影艺术的影响之下,或者身处国际摄影艺术的深刻的发展变化之中的。差异性产生了试图理解和交流的互动,中国当代摄影正是在这种对流的环境和气氛中产生发展和走向国际的。

以“身体”这一当代摄影话题(同时也是每位观者都能产生共鸣的主题)为切入口,将中国当代摄影与欧美和日本的摄影大师的原作同场展出,提供了一个连接中国当代摄影和国际摄影文化的场域,在不同影像传统的相互对话当中将显示各自的立足点和特殊性,在快速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发现影像在这个时代的独特价值,展望摄影在未来的人文景观中的作用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