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一座城:关于艺术与武汉的历史(2015)
A CITY: About Art and Wuhan’ s History

完成稿 美术文献封面109-11012161副本110期副本

武汉,武汉——一部艺术链接的城市史
Wuhan, Wuhan – a City’ s History Linked by Art

生活在城市的艺术家,其创作必然受到所居之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反之也记录、推动城市的发展和变革。探讨城市与艺术创作的关系,是武汉美术馆主办“武汉,武汉——一部艺术链接的城市史”展览之主要目的。
1949年5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一一八师挺进武汉。在这支部队中,除了担负对武汉进行军事接管的任务,还有一批拿着画笔的军人与武汉地区的文艺工作者共同投入到建设新中国的时代大潮中。
新中国成立之初,武汉和全国一样,经历了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市郊土地改革、“三反”“五反”、城市民主改革等一系列政治运动。面对新的时代,艺术家们热情高涨,深入农村、企业和建设工地,用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国家政策、路线、方针,讴歌对新生活的赞美。这个时期的作品有姜燕的《考考妈妈》,汤文选的《婆媳上冬学》《说什么我也要入社》,陈天然的《套耙》,蓝玉田的《月夜积肥》,曾新泉、刘政德的《哨兵》,张善平的《治理黄孝河》等。
1953年,中南美专在武汉成立。关山月、黎雄才、胡一川、杨之光等在武汉任教,极大推动了武汉地区的美术教育与创作。杨之光的《雪夜送饭》,黎雄才的《武汉人民抗洪图》都是这个时代的经典之作。1956年,关山月、黎雄才、张肇铭、张振铎、王霞宙、徐松安等中南26位画家集体创作的《百花齐放》巨幅作品,正是画家们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政策鼓舞下所进行的一次“革命雅集”。
“一五”期间,武汉被中央确定为重点城市,并决定将武汉建设成华中最大的工业基地,武钢、武汉重型机床厂、武汉锅炉厂、武昌造船厂相继动工。尤其是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一个标志。1959年10月1日至11月1日,“庆祝建国十周年湖北省美术展览会”在“中苏友好宫”隆重举行,参展作者450名,作品600件,其中反映武汉工业建设的作品占大多数,如武石的《最后一根钢梁》,胡一川的《长江大桥》,李介文的《千军万马建设武钢》,王肇民的《电炉车间》,徐坚白的《钢铁城的早晨》。除专业作者外,工人创作成为这一时期的生力军,武钢、一冶的工业版画蓬勃兴起,宋恩厚的《又是一炉好钢》真实记录了那个火红年代的激情。
20世纪60年代初期政治气候相对平和,创作环境相对宽松,艺术家们能静下心来画些与个人情趣相关的作品,如山川河流,建筑街景,这些作品有张肇铭的《油菜花香》,范迪宽的《春天》,白统绪的《星期天》,王居平的《雪——汉口解放大道》,邓少峰的《汉水长》等。
“文化大革命”中,武汉地区的文艺事业遭到冲击和破坏,在恶劣的政治环境下,艺术家们一方面顶住各种政治压力,另一方面适应当时的政治形势,创作出一批既有时代特点又有艺术水准的作品,如辛克靖、谢珍珠的《宣传员》,肖成章的《用新的胜利争取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查世铭的《支农忙》,陈立言的《新仓》,伍振权、刘三多的《地下长城》,汪国新的《全心全意》,廖连贵的《我们的医生喊得应》,1972年唐小禾创作的《在大风大浪中前进》成为“文化大革命”红色题材的经典之作载入史册。
1949年7月,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确定了“为工农兵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方向。1949—1980年期间反映武汉题材的创作,总的来讲是和这个方向一致的,并和中国历次政治运动紧密联系。在这个阶段中,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是主流、革命英雄主义是主调,宣传画、年画、漫画被大量创作出来。虽然这一时期创作一度呈现政治化、雷同化的倾向,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是反映武汉美术作品数量最多,精品佳作迭出的黄金时代。艺术家从真实情感创作的美术作品,不仅激发了人民参加革命和建设的热情,留下了弥足珍贵的集体记忆,更是以图像的方式构成了武汉这座城市的文化史。

1978年的改革开放使整个中国和武汉走上了新的道路。文艺春天来临,武汉地区艺术家显得格外敏感。1979年“晴川画会”、1980年“申社”在武汉相继成立。两个画社均以中国画创新为宗旨,并进行全国巡展。1984年周韶华《大河寻源》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引起轰动,推动了武汉地区美术创新的发展。
1985年前后,武汉成为’85新潮重镇。1985年10月,“中国画创作邀请展”在武汉举行。1986年湖北青年美术节期间,有28个展场、50多个群体及个展的近2000件作品亮相。众多的理论家、艺术家齐聚武汉。魏光庆、方少华、李邦耀、曹丹、肖丰等都是这个时期的活跃人物,王广义的重要作品《大批判》也在武汉创作完成。
进入20世纪90年代,艺术创作趋于多元化和对传统文化的探讨与反思。“新表现” “新水墨” “写意重彩” “湖北波普”等创作团体日趋成熟。尚扬的《大风景——赶路》,曾梵志的《协和医院》三联画,冷军的《五角星》,石冲的《行走的人》,这些在当代艺术中重要的作品显示出武汉地区艺术家多样的创作面貌和实力。
2007年以后,湖北美术馆、武汉美术馆相继对社会公众开放,形成武汉美术新的格局。湖北美术馆的《回顾与展望》系列,武汉美术馆的《武汉,印象》系列,立足挖掘、整理本土文化,推动武汉地区的艺术创作向前发展。
梳理以武汉为题材的创作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以冷军、石冲、周向林、刘寿祥为代表的具象写实。如冷军的《小唐》,周向林的《红色机器之一》,石冲的《欣慰中的年轻人》,刘寿祥的《黄鹤楼》。二是以樊枫、王心耀、徐勇民为代表的意象叙事,如樊枫的《极目楚天舒》,王心耀的《老巷》,徐勇民的《车流》。三是史金淞、张广慧、张诠、李巨川等人的当代表达。如史金淞的《武汉灰》,方少华的《寻找黄鹤楼》,张广慧的《昙华林》,张诠的《八一游泳池》,李巨川的《东湖计划》。
70、80年以后出生的年轻艺术家,他们对武汉的表现已不局限于某个具体场景,更多的是表达他们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感受,关注人的生存状态,诸如对农民工、就业、城市拆迁、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作出反应。龚剑的《天鹅》,李继开的《风景》,陈波的《辛亥年》,题材是武汉,但却是对历史文化的反思。刘波+李郁对本地媒体报道事件还原,引起人们对社会现象的重新解读。詹蕤的《2012年天气变化》记录武汉气候的变化,唤起人们对环境、生态的保护意识。
本次展览以在湖北出生或长期生活在湖北武汉的艺术家为主,同时也挑选了一批外地艺术家在武汉的艺术项目,如丁乙、薛松、雷子人等,这些作品的加入使得此次展览更为丰富和全面。
如果把反映武汉题材的作品分为八十年代前后进行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以下异同:前者是对武汉革命和建设的集体发声,是武汉历史的真实写照,具有革命性和经典性。后者是艺术家的个体表达,具有批判性与当代性。八十年代以后的艺术创作不是简单的描绘城市生活,而是更多地把武汉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并与之对话,创作的面貌、手法也更丰富,除传统媒介外,还包括影像、装置、声音、新媒体。随着更多艺术家在国内和国际的影响力的扩大,他们使得艺术与武汉这座城市紧密相连。

刘宇2015年11月28日于武汉美术馆